做微生物研究必懂的OTU table相关知识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文件为OTU table,因此理解OTU table的含义和来路,对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至关重要。本文介绍OTU table是怎么样一步一步得来的,及其注意事项。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文件为OTU table,几乎所有的后续分析,如alpha多样性分析,beta多样性分析,差异分析等等都是基于OTU table展开的。因此理解OTU table的含义和来路,对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OTU table是怎么样一步一步得来的,及其注意事项。

建库测序步骤:

  1. 16s/18S/ITS rRNA测序首先需要提取环境样品的DNA,这些DNA可以来自肠道、土壤、粪便、空气或水体等任何来源。

  2. 提取DNA后需要经过质检和纯化。

  3. 加入通用引物对16s/18S/ITS rRNA基因进行扩增,完成PCR扩增之后经过切胶回收,不同的样品再加上特定的测序接头,经过定量均匀混样之后,就可以直接上测序仪测序,得到原始测序reads;

  4. illumina测序原理视频帮助理解;

https://v.qq.com/x/page/f0519pz5jmw.html

原始数据处理:

  1. 根据测序barcode序列区分不同的样本序列,将数据分开至不同的样品中。

  2. 原始测序数据需要去除接头序列,并将双端测序序列通过序列之间的overlap拼接成单条序列(Tags),此步可由flash[1]软件完成。

  3. 过滤低质量序列和去除嵌合体序列。

什么是嵌合体?

在PCR反应中,在延伸阶段由于不完全延伸,就会导致嵌合体序列的出现。如下图所示:在扩增序列Template1的过程中,在序列延伸阶段,只产生了部分Template1序列在延伸阶段就结束了,在下一轮的PCR反应中,这部分序列作为序列Template2的引物接着延伸,扩增就会形成Template1和Template2的嵌合体序列。通常在PCR过程中,大概有1%的几率会出现嵌合体序列,而在16S/18S/ITS 扩增子测序的分析中,由于序列相似度很高,嵌合体可达1%-20%,因此需要去除嵌合体序列。去除嵌合体可以将拼接好的Tags比对到参考数据库当中确定嵌合体,然后进行去除,这一步可以用mothur[2]软件实现。

attachments-2018-04-PjybzoZr5ad9e09381940.png图注:PCR嵌合体生成  

用vsearch去除嵌合体:

for i in `cat $fastmap |grep -v '#'|cut -f 1`; do 
     #相同重复序列合并
    vsearch --derep_fulllength $workdir/3.data_qc/${i}.clean_tags.fq.gz \
        --sizeout --output ${i}.derep.fa
    #去嵌合体
    vsearch --uchime3_deno ${i}.derep.fa \
        --sizein --sizeout  \
        --nonchimeras ${i}.denovo.nonchimeras.rep.fa 
    #相同序列还原为多个
    vsearch --rereplicate ${i}.denovo.nonchimeras.rep.fa --output ${i}.denovo.nonchimeras.fa
done

#根据参考序列去除嵌合体:
for i in `cat $fastmap |grep -v '#'|cut -f 1`; do 
    vsearch --uchime_ref ${i}.denovo.nonchimeras.fa \
        --db $dbdir/rdp_gold.fa \
         --sizein --sizeout --fasta_width 0 \
        --nonchimeras ${i}.ref.nonchimeras.fa
done

什么是OTU

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是在系统发生学研究或群体遗传学研究中,为了便于进行分析,人为给某一个分类单元(品系,种,属,分组等)设置的同一标志。通常按照 97% 的相似性阈值将序列划分为不同的 OTU,每一个 OTU 通常被视为一个微生物物种。相似性小于97%就可以认为属于不同的种,相似性小于95%,可以认为属于不同的属。

为什么引入OTU

高通量测序得到的16S序列有成千上万条,如果对每条序列都进行物种注释的话,工作量大、耗时长,而且16S扩增、测序等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会降低结果的准确性。在16S分析中引入OTU,首先对相似性序列进行聚类,分成数量较少的分类单元,基于分类单元进行物种注释。这不仅简化工作量,提高分析效率,而且OTU在聚类过程中会去除一些测序错误的序列,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attachments-2018-04-MdwiFvge5ad9e0dea454b.png
序列聚类形成OTU

聚类生成OTU的三种方法:

1、de novo OTU 聚类,是将所有序列直接按照两两之间的相似度,划分成一个个OTU,选取该OTU中丰度最高的序列作为该OTU的代表序列,然后用代表序列比对参考数据库,获得该OTU的物种注释。常用数据库有RDP、Silva及Greengene,由于GreenGene和RDP数据库一直没有更新,一般采用Silva数据库进行分析。

attachments-2018-04-oZ9wm8BT5ad9e0b6c3f28.pngOTU注释数据库


优点:不依赖参考数据库,尤其是所研究的样品中含有的已知物种较少,如极端环境中。
缺点:受测序错误及嵌合体影响较大,说白了就是有些序列并非真实存在,是实验过程产生的“假序列”,用这种方法聚类时就会被误认为是一个独立的OTU,不过可以通过去嵌合体等分析手段缓解。
2、closed-reference聚类,这种方法是将序列与参考数据库直接比对,比对到同一参考序列的作为一个OTU,在OTU聚类的同时,也获得了该OTU的物种注释信息。
优点:所获得的OTU可信度高;另外,由于不同文章中检测的16S区域不同,如果要合并分析,不能用de novo OTU picking的方法聚类,因此只能用close-reference方法聚类。
缺点:只能得到已知物种的序列,丢失未知物种的信息。
3 、open-reference OTU聚类,具有上述两种聚类方法的特点,即将序列与参考序列比对,未比对上的序列再进行de novo聚类。兼具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但无法用于不同16S区域的合并分析。
由于目前的参考数据库信息有限,所以OTU的注释结果中常见到一些uncultured*之类的没有分类信息。

attachments-2018-04-I6arCITG5ad9e0eb7acb5.png

三种OTU聚类方法

经过OTU聚类和对OTU进行物种分类注释就可以得到一个OTU table了,这里包含每个样本所含的OTU种类及序列数,同时还有各个OTU的物种注释信息。一般如果没有特殊分析要求的话,应采用denovo的方法聚类获取OTU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样品中物种种类,此分析过程可以用qiime[3]软件完成。具体如下图所示:

attachments-2018-04-qTrkcCB75ad9e10be39bf.pngOTU table

如果某个样品的测序量较大(测序技术无法保证每个样品的测序量绝对的一致),相应的测到该样品中各种微生物的序列数会比其他样品多,即每个OTU中分到的序列数相应增加。因此OTU的序列数不能直接进行样品间的横向比较,而是要将序列数转化为比例也就是相对丰度(即序列数除以该样品的测序总序列数),得到该OTU在该样品中的比例,用这一比例进行横向比较。我们就可以说该OTU的丰度在不同样品间是升高了还是降低了。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样品中的物种及其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绘制OTU丰度柱状图如下:

attachments-2018-04-o9Q9pKkj5ad9e1188bc8b.png样品丰度比较

至此我们得到了,OTU table表格,后续的分析就很好展开了。

参考文献:
[1] T. Magoc and S. Salzberg. FLASH: Fast length adjustment of short reads to improve genome assemblies. Bioinformatics 27:21 (2011), 2957-63.
[2] Patrick D. Schloss,et al. Introducing mothur: Open-Source, Platform-Independent, Community-Supported Software for Describing and Comparing Microbial Communities. Appl. Environ. Microbiol. December 1, 2009 75:23 7537-7541; 
[3] J Gregory Caporaso, et al. QIIME allows analysis of high-throughput community sequencing data. Nature Methods, 2010; doi:10.1038/nmeth.f.303



课程推荐:微生物扩增子分析课程实操     微生物16S/ITS/18S分析原理及结果解读


更多生物信息课程:

1. 文章越来越难发?是你没发现新思路,基因家族分析发2-4分文章简单快速,学习链接:基因家族分析实操课程基因家族文献思路解读

2. 转录组数据理解不深入?图表看不懂?点击链接学习深入解读数据结果文件,学习链接:转录组(有参)结果解读转录组(无参)结果解读

3. 转录组数据深入挖掘技能-WGCNA,提升你的文章档次,学习链接:WGCNA-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4. 转录组数据怎么挖掘?学习链接:转录组标准分析后的数据挖掘转录组文献解读

5. 微生物16S/ITS/18S分析原理及结果解读OTU网络图绘制cytoscape与网络图绘制课程

6. 生物信息入门到精通必修基础课:linux系统使用biolinux搭建生物信息分析环境linux命令处理生物大数据perl入门到精通perl语言高级R语言画图R语言快速入门与提高

7. 医学相关数据挖掘课程,不用做实验也能发文章:TCGA-差异基因分析GEO芯片数据挖掘 GEO芯片数据不同平台标准化 、GSEA富集分析课程TCGA临床数据生存分析TCGA-转录因子分析TCGA-ceRNA调控网络分析

8.其他,二代测序转录组数据自主分析NCBI数据上传二代fastq测序数据解读

9.组学大讲堂全部生物生信数据挖掘课程可点击组学大讲堂视频课程

  • 发表于 2018-04-20 19:53
  • 阅读 ( 34146 )
  • 分类:宏基因组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omicsgene
omicsgene

生物信息

691 篇文章

作家榜 »

  1. omicsgene 691 文章
  2. 安生水 340 文章
  3. Daitoue 167 文章
  4. 生物女学霸 120 文章
  5. 红橙子 78 文章
  6. xun 76 文章
  7. rzx 74 文章
  8. CORNERSTONE 72 文章